(以下仅供读过小学三年级或以上的菜鸟参考,如你谦过于长篇,尽可只读前后两句或忽略全部,没有人强逼你进入阅读或看完。)
现在在柳州“黑坑”钓鱼,对窝料的要求越来越重要。因在藏龙卧虎的柳州,各种钓饵的搭配已不再是什么秘密,如何能在有限的鱼资源,多上几条鱼,钓法、保窝与窝料的味型状态显得更加重要了。近一年来,自己有幸认识覃师傅和几个“病入膏肓”的兄弟,大家常常一起钓鱼、探讨、交流和无私的分享、反复的实践,只因自己悟性太低,没能吸收消化太多。在此整理了一下,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。更希望有更多像我一样的菜鸟,大家可以一起交流、探讨和分享,也希望各种大师勿喷,因我相信你们也是从我这样的菜鸟走过来的。
诱鱼无非三种:1、状态诱鱼,2、味型诱鱼,3、以鱼诱鱼。以钓鲤鱼为例,窝料的散落雾化状态,直接关系到是否达到状态诱鱼的效果。个人习惯湿散,窝料触底散完或稍微延迟雾化为佳。鲤鱼为中下层鱼,雾化太快,钓点水域中上层会有过多粉状饵料,招引鱼群上浮,而引起吃口乱和过多无效信号。是钓底还是钓浮或钓劫口、行程,应根据鱼情变化而变化,及时调整窝料的干湿和上料的松紧、大小,尽量做到窝料在鱼层处雾化散落为佳。就鲤鱼的食性,自己习惯双钩带饵,上大下小,上钩线带湿散,便于引鱼、留鱼。鲤鱼吃口效猛,且冲劲较大,个人喜欢抛八九成竿,此便于起竿、回鱼,减少“拔河”和窝内脱鱼、切线引起散窝,更好地做到以鱼诱鱼。满竿还会因扬竿用力过度而拉伤肌肉,手痛的后果大家应该懂。因鲤竿较重,特别是4米5,抢点与控鱼没鲫竿或3米6灵活和可控性。抛八九成竿还可预防因抛竿时窝料散落于钓点外,进鱼时“鞭长莫及”。鲤鱼对食料偏于粗料与粉状料,窝料可加例如麝香黄(红)米或饭粒等的大颗粒饵料,加少许无双、荒食(切记,不要放太多)和蜂蜜。窝料的散落状态与适当的味型搭配,可以保证窝内进鱼时有料可捡,且食之不尽,却欲饱不能,诱其留窝,饵料钓之。窝料过多,鱼难食到钓饵,过少,留不了鱼。湿散窝料的大小和下竿频率,视鱼情快慢、多少而定,看个人掌握与个人习惯。因干散(或湿散)窝料对散落雾化状态的要求较高,而现在市面上的浮料品牌众多,同一品牌,批次不一,质量和入水沾湿效果也不同,而粉碎的方法更是不一样,个人建议先把浮料和所需干料(如轻麸、尺上)和颗粒料(如黄米、饭粒)拌匀,取另一饵盘装适当量水,加入味型(如红薯膏、蜂蜜等),再倒入雪花粉充分湿匀后,倒至准备好的浮粉盘里,然后轻拌至充分均匀,放置几分种后再重复一次效果更好。现在白天天气较热,窝料、钓料不要一次性开够一天所用,而且下午的味型可以比上午稍淡,下竿频率和窝料比上午少。没有一成不变的钓法,也没有一款打遍天下的饵料,根据鱼情的变化而变化,根据鱼情的需要而改变吧。就像覃师傅讲的“把方便给鱼,把困难留给自己”
在柳州“黑坑”钓鱼,如在钓法、保窝以及窝料的状态、味型上没有优势,想比别人多上几条鱼(屁股对除外),真的很难。其实,钓鱼不是只有钓时才是乐趣。一壶茶,一包烟,大家一起交流,一起分享,一起探讨也是另类的乐趣,不是吗?在塘边“打烧”我这种菜鸟,不算什么本事,大家一起“打烧”塘老板,才皆大欢喜!
|